当前位置:

梦归年_第79章

灵涓Ctrl+D 收藏本站

  那密密麻麻的小字大意是说,纪繁虽然权倾天下一世,但是纪家却惨遭灭门,只有纪繁一人独活。

  纪繁无妻无子眼看纪家绝后月露不忍,趁纪繁父母大丧伤心失神之时,在纪繁饮食中下药,因而有了身孕。

  纪繁醒后得知此事大为恼怒,说纪家若有人必惹祸端坚持不认此子,适巧安良公膝下无子便认此子为亲生,后得世宗赐名,名为张恩。

  伦纪这个字,是张恩十三岁时纪繁为他取的,实则是他的本名,因恩字是君赐,故字君恩。

  他十四岁入宫侍候太子,十九岁离宫为官,二十娶妻生子,长子便是张家赫赫有名的通达公,通达公为官多年在景帝时封相,是景帝的肱骨重臣。

  接着便讲到通达公的事,通达公本名张时,自幼文思敏捷有神童之称,少年时中进士风光无限,恩荣宴上被当时仍是太子的穆宗看中竟被强掳进东宫,此事当年闹得沸沸扬扬,太子坚不放人。

  后,高宗无法劝太子放人,便与伦纪公商议让通达公入宫侍候太子,伦纪公欲复纪姓高宗不允,仅允诺让伦纪公葬入纪家墓园,外墓碑需姓张,里头的墓碑随便他爱刻什么姓就刻什么姓,这才造成碑中有碑的奇特情景。

  文末讲述伦纪公对莲年公的孺慕之情,说莲年公乃是谦谦君子更是难得的忠臣,心中只有国没有家,其后密密麻麻写了莲年公生前推动的政务,提起莲年公与世宗之间时仅以君臣相知不足为外人所道也带过,不愿言说莲年公与世宗之间的情愫。

  ◇◆◇

  元轲细细看了数遍墓碑上的文字,关于莲年公、伦纪公、通达公以及世宗、尚宗、穆宗等人的记载在他脑中不断回转。

  莲年公生前已知髙宗必会报复他的后人,因此坚持不让伦纪公认祖归宗,但是高宗知晓伦纪公是纪繁亲儿却未杀伦纪公。

  通达公本名张时,入东宫服侍太子后自改其名为通达,所以子孙不以穆宗赐字融冰称呼他,而以通达公称之。

  改名通达,是因为他想通了自己的命运吗?

  通达公无子,后来过继侄儿为嗣继承张家,亦是他们这一脉。

  元轲忍不住转头望向整座墓园,这里密密麻麻排着历代张家人的墓,每个张家人都有两块墓碑……

  就为了葬入纪家墓园和两块碑文,伦纪公出卖了自己的儿子。

  不!通达公必是自愿的,通达二字就说明了一切。

  他懂,这有多重要,因为认祖归宗亦是他期盼多年未得的渴望,他终于成为真正的张家子孙,爹却告诉他,他们本姓纪而不得姓纪,如今他是认祖归宗了?或者他仍是一抹飘荡无依的尘埃。

  「爹求你了,为了整个家族亦是为了你自己,求皇上让我们恢复纪姓。」张炯垂头恳求儿子。

  皇上不允他们便不能归入纪姓,因为伦纪公出生时叫张恩,伦纪公他入宫侍候太子时亦叫张恩,他的儿子亦姓张,通达公考取功名时仍旧姓张,他们家世世代代为官时都姓张。

  这是欺君之罪。

  欺君乃是杀头大罪!

  「通达公曾为相,难道通达公没办法做到的事,我能?」元轲不解,他何时有这么大能耐了?

  「穆宗三子只有景帝一人存活,景帝又与清平殿相爱至深不纳妃子,未来天子势必得由高宗之孙中挑选,偏偏数位藩王皆骄纵,因此当景帝许诺通达公可允任一事时,通达公没有选择让张家恢复纪姓,改求景帝许天下一名太子。」

  「这就是我们家人流在血液里躲也躲不掉的命运,在家族之前先考虑国家,想过国家再想家族,想过家族才想自己,惠帝时,你不也曾为了朝廷、为了天下,跪求惠帝饶恕杨老将军?

  「当时你想过家族吗?想过自己吗?」

  张炯忽尔提起,当年元轲为杨老将军跪求惠帝的往事。

  元轲心思灵敏一听便知张炯是要他为了张家再跪一回。

  「那不同,是为了天下。」

  为了天下苍生他愿意去求,可是为了张家……姓氏再重要他也得想想,想想他该怎么抹去心上那道血痕。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