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上面,有于父于母,于家大哥和大嫂,还有一个空白的牌位,于良吉没给说法,他试着问过一次,没问出来,就没再问。
这新添上去的牌位,是他母亲的,是个新刻好的灵位,上书“于门张氏之灵位”。
石宏大也想过给母亲立个牌位,但是还没来得及跟小于举人说,没想到小于举人就做到了。
这是石宏大第二次进于家祠堂,第一次是结契的那一晚,他进来上了一炷香,小于举人很认真的在崭新的族谱上,写上了他的大名,这一次,于良吉在族谱上,也写了于门张氏。
上了高香之后,跟往年一样,于良吉分了三十份新年礼物,老村长家的重三份,车爷爷家的厚三份,孙大爷家的也多一份,开始送年礼。
今年准备的年礼里头,都多了四个大苹果,四个小香瓜,西瓜就不分了,他们家家都有,但是每个里头还是塞了四个绿宝石小番茄,四个草莓番茄,和十个草莓。
大家已经知道了小于举人家卖的小西红柿都天价,看着就稀罕,而且于良吉也跟大家伙儿说了,明年分给大家些籽儿,一起种!
他都打算好了,过了年,开了春他再种一茬,大面积的种,然后到了秋天,就直接收籽儿,那收的可就多了。
足够全村的人种的了。
还得让村里人扣玻璃菜棚子,这菜棚子夏天的时候,可以将扣的玻璃罩子弄下来放着,跟菜园子一样,到了秋天扣上玻璃罩子当大棚使,虽然费时了点,可这个时代没塑料大棚,且塑料大棚多污染环境啊地?这多好,都是加厚的玻璃大棚。
送礼头一家就是老村长家,老村长家也不客气,但是他给了回礼:“正好你们俩来了,我就不过去了,你家那大门、宅门和二门,绕的我头晕。”
老村长直接把年礼给他装到了车上。
“行,过年来家里吃饭!”小于举人笑眯眯的接了年礼,去第二家。
因着车上有瓜果蔬菜的,不宜见寒风,都是裹着严严实实的送进屋里,每家都有给送礼,路上还遇到了同样被派出来送礼的佘庆喜、车达他们。
大家擦肩而过的时候,拜个早年,幸福的笑容,在难得的冬日暖阳中,特别的清晰。
于良吉心里高兴,他还记得刚来的时候,车达脸上的自卑和胆怯,佘庆喜的不忿与不平,张艳辉的尴尬与轻愁。
十八里铺没有出路,车家更没有什么好的进项,尽管车达很能干,但是依然只能温饱,攒钱也慢;那个时候佘庆喜想帮村里人,可他能力有限,父亲每年去县城做汇报被人欺负了,只能忍着让着;张艳辉家里的老猴精是一座大山,因为她的存在,张艳辉的亲事一拖再拖;那些困苦,现在都消失了!
小于举人看着高兴,给人拜年都自带喜气洋洋效果,而十八里铺的人也各个喜笑颜开。
过大年的时候,有个官老爷大门拜年,多荣幸的事儿啊!
甚至老倪这家伙还跟石宏大道:“去你家吃饭,你穿个官服让我们看看呗?都说你当官了,咋没见过你穿官服呢?”
“都这么大岁数了,您还这么好奇心重啊?”小于举人几乎要翻白眼了。
“当然了,有官服不穿,留着下崽儿啊?”老倪回答的更逗。
“下崽儿,下给你家孙儿穿!”小于举人给了年礼,还抱了抱他们家的小孩子,孩子六岁了:“明年送去学堂吧,这个年纪也该上学了。”
“嗯,送去,送去!”如今家里赚了钱,老倪可大方了:“回去吧,等着我给你的年礼,肯定让你高兴!”
“你送我两只猪仔啊?”小于举人起哄。
“少来!”老倪不高兴:“你家那娃子太厉害了,好猪仔都让你家抓去了。”
自从巴穆展示了一下自己挑猪仔的厉害之后,老倪每次出去买猪仔都带着他,巴家全面接管了于家的牲口棚子,每年巴穆都要挑两到三头猪仔回去,一年接一年,不断茬儿。
小于举人本来想培养猪种的,无奈,自打实验室建成之后,他就钻进去了,猪种的事儿只能先放一边。
如今起码三年内不用研究新的东西,他就打上了猪种的主意。
不过暂时不能跟老倪说,过了年再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