例如匈奴和东胡的牛羊,那么多,浩浩荡荡赶过去,谁知道中途会发生什么事情?
不让除却马匹和人的活物过境,是最低标准。
不过也就匈奴和东胡这样,随后到来的犬戎、娄烦、鬼方、孤竹等外族人虽然也是百人队伍,可没带活物,人家带的都是一些他们部落的特色物品来觐见。
等更小一些的外族人,例如物产十分匮乏的朝鲜,哦,这个时候,他们叫“高夷”,就来了十个人!
当听到“高夷”的时候,李季阳还一愣,这是哪个?
但是后来才反应过来,原来是朝鲜那边!
局夷,古民族名。
最初是位于东北亚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民族。
拜熊图腾。复合民族高夷、高丽、高句丽自形成伊始就是跨国民族,其族名族源均与华夏古代的高阳、高辛等远古民族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族名与族源孔晁注《汲冢周书》里的《王会解》云:“高夷,东北夷高句骊。”是谓高夷、高句骊归属于东北夷民族群体。
高夷不能说是族名为“高”的东北夷民族。
理由是“成周之会”有另一个单称“夷”的东北夷族民族若以复合民族考论,族名也是复合族名。
甲骨文中的“高”均以地名见载,字形与“京”近似。
史载高句丽世族“家家自有小仓,名之曰桴京”。
高句丽民族自称“高句丽”,汉晋学者考证高句丽古称“高夷”。
但是这个时代还没有仔细区分他们,所以一概称为“夷”
因为这个“夷”子是从大从弓,东方之人也。
从大,从弓,会意,弓所持也。
东方之人的意思。
即华夏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。
自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、江苏省一带。
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。
南方蛮闽从虫。
北方狄人从犬。
西方羌从羊。
西南熒人,焦侥从人。
盏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。
惟东夷从大,从人。
所以对于从东方来的人,秦国比对其他地方来的人态度好了许多,且因为他们带的人少,也没为难他们。
各个部落的使节团在大秦都跟匈奴的使节团一样,吃惊于大秦的繁荣昌盛。
因为在行进间,总能看到在田间劳动的人们,以前他们来的时候,虽然是打仗,可也知道,田间劳动的人们很少穿衣服,因为会磨损,他们就光着!
现在,他们却都穿着衣服!
虽然同样露胳膊露腿儿,但是一看就是故意做成那样的衣服!
再有,他们不仅一次路过的时候,看到了公交马车,看到了卖冰棍儿的小贩,卖冰激淋的路边摊……。
还有报纸!
他们来的消息,竟然全大秦的人都知道了!
其实,报纸上甚至从他们没来开始就登了消息,各种反应不一,很多人都仇视外族人。
也有一些人觉得化干戈为玉帛挺好,反正外族人有求于大秦,狠宰一顿呗!
或者一直宰下去?
可怜他们不认识秦国文字,不然早就抗议了!
这些人一路走过来,本来趾高气昂的也都蔫吧了,本来不想入主中原的也想打进来了!
但是当他们到了咸阳城,就傻眼了!
因为神舟,停在那里太醒目了!
这些人立刻打消了心里的念头。
进了咸阳城更是发现比外头繁华百倍!
因为李季阳时不时的弄点新鲜玩意儿出来,咸阳城已经成了天下的都城,历史上羸政迁徙富人到咸阳城定居,乃是强行迁徙,而李季阳仅仅是靠商业发达,就吸引了好多富户来咸阳城定居。
在这里呆久了,回到自己的老家都不习惯了。
所以很多富人渐渐的都往咸阳城里搬,可惜,咸阳城管理严格,一般人都不让搬进来呢!
这样一来,这些人更是非要搬进来,更觉得咸阳城好了!
进入使节馆,才发现这一路走来都是小意思,这使节馆里更让他们惊奇!
范增已经等在了鸿门那里,看到第一波到达的匈奴使节团,露出了一丝真挚的笑容:这都是未来的冤大头啊!
一直到盛夏都快要过去了,这帮子人才陆陆续续的到齐,然后就有人教他们如何演礼。
本来还以为他们会闹事,结果他们老实的跟鹌鹑一样!
不过羸政他们安排的人手也都没白安排。
匈奴人跟东胡人不和,两方因为中间少了月氏而针尖对麦芒。
犬戎和山戎是同宗分支,但是双方也是剑拔弩张,皆因谁都不服谁。
孤竹等小部落抱成了一团,虽然语言不通不过这不是有翻译官在么!
“他们用翻译官沟通?”李季阳都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“你没听错,还有的人学了秦话呢!”羸政道:“他们彼此也没法儿沟通,现在到秦国来,反而抱成了团。”
李季阳都无语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