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多个问题砸在了巨子勤的脑袋上,把他以前那点自信都给砸没了!
李季阳坏笑着离开了墨者学院,回到了咸阳城。
此时已经是寒冬腊月,羸政要过生曰了。
李季阳给他准备了一个礼物,改良版的秦弩!
统一规格,流水线生产!
十二月初三日,这一天早朝,秦军传来捷报:韩国之主开城投降,献王玺于秦国之主,自请去王名号。
“臣等围新郑俩月余,不费一兵一卒,新郑城门大开,韩国之主投降,献国与王!”负责攻打韩国的是蒙武,辛胜。
俩人的捷报来的很及时,正好赶上羸政的寿辰,这简直是最好的生辰礼物!
秦国上下立刻欢呼,诸侯国也很关注这场战事,但是没办法,韩国太弱了!
守城的士兵都饿肚子,哪有心思打仗啊?而且韩国国力崩溃,韩王又是个不识数的,还敢抢秦国使臣?这不是找死么!
秦国本来就没借口攻韩,这下子还不晈死韩国!
只是没想到,韩国连半年都没坚持住,九月份开打,十二月初结束,仅仅四个月,就被人灭国了!李季阳也有点发愣,因为他终于发现,历史被他给更改了!
而且更改成功了!
十七年才被灭国的韩国,在秦始皇八年就被灭了!
早了九年的时间,打的也不激烈,因为善后工作做得好,韩国的人民简直太欢迎秦国的到来了!
对于自己的母国是一点都不怀念!
当天献礼的时候,李季阳就献出了新式秦弩,穿透力更强,射击率更高,更尖锐的弓弩!
而晚上俩人躺在一起,李季阳一个劲儿的亲羸政:“韩国没了呀!”
“韩国没了这么高兴?”羸政哭笑不得将人扒拉到怀里固定好:“韩王安怎么得罪你了?”
“他欺负我们的使臣,就是得罪我了!”李季阳高兴得不得了:“你今年灭了韩国,明年灭掉哪国?”
“灭国之战你以为那么容易啊!”羸政越发觉得小阳真是心急:“明年得休养生息,今年灭掉韩国,其他五国想必会对秦国有所防范,其他小国不足为惧。”
在腊月初八的时候,朝中就宣布了接受韩国全部地盘的决定,并且给韩国迅速建立户口本,统计人口和土地,修建城池等一系列的措施。
只是在休沐日的时候,张平拜访了韩忠老爷子。
“韩国,就这么没了?”韩方倚坐在一边,看着外面喃喃自语。
“没了就没了吧,那样的国主,不要也罢!”张平仰头看向外面,冬日的暖阳,照在盛开的梅花上,暗香阵阵拂来,这是秦国,他们现在已经是秦国人了。
记得他们的户口本上,国籍那一栏,写的是“秦”。
“韩国虽然没了,但是这个姓氏起码留了下来。”韩方老爷子看得很开:“若是没有秦国,恐怕我们也得不了好。”
韩国因为离亲国很近,韩王很快就被带到了秦国。
包括韩国宗室,大臣,大贵族和小贵族们!
上万人,浩浩荡荡的被押解来咸阳城,当天献俘的场面十分宏大!
韩国贵族们哭哭啼啼,灭国之后,平民能改秦国国籍,贵族们呢?
他们不事生产,又有韩国高贵的血脉,要么去别国,要么就被贬为平民,甚至是庶民!
身份没有了,家财没有了,他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
韩王子安从自己的国都新郑一路来到咸阳,看到了许多秦国的改变,对此很是惊讶,整齐的道路,高大的城墙,秦国人严谨的生活作风和平淡幸福的样子,都让他觉得新奇。
他也见过自己的子民,一个个消瘦而虚弱。等他到了咸阳城,才发现,这里已经不是他记忆里的那个秦国和咸阳城了。
等到了秦王宫,上了大殿,羸政让人大声宣读了申斥他的诏书,内容很丰富,看到内宦是在韩非手里接过去的诏书,他有点不敢相信!
这证明,这份诏书的拟制之人是多么的才华横溢!
而当初在韩国,谁都知道韩非是个结巴,是个口吃!
话都说不利索的人。
韩王子安跪在大殿之上,看到正愤怒的看着他的姚贾,想起自己派人去火烧使臣馆,要宰了这个富裕的使臣的事情,瑟瑟发抖了起来……。
第383章 再见青灵子
韩国败得太快了。
诸侯国都以为起码能挨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,因为冬天谁打仗啊?
偏偏秦国就是冬天也能打仗!
人家不缺穿的不缺吃的,大厚皮的帐篷,有简易的铁炉子烧煤,各个帐篷都暖和,还有送去的温暖的睡袋,他们把新郑围的跟铁桶一样,新郑虽然是国都,有国库,可里头没吃的啊!
而且冬天了,谁家不打柴薪预备过冬?
新郑城内围都是大贵族,外围都是小贵族,平民早就都出城跟秦军过好日子去了!
秦军不是打进城去的,围城一个月之后,大贵族们失魂落魄的压着韩王子安出来投降的,具体细节外人并不知道。
只知道韩国败的太快,秦国打得也太快。
还没看出什么高低来,秦国就把韩国给灭了!
诸侯国在埋怨韩国不经打的同时,也对秦国的兵威有了新的认识。
韩国之主子安已经成了历史,现在的韩子安,带着那些韩国贵族们,都被暂时羁押在一个庄子上,那里有重兵把守。
大朝会上除了歌功颂德,谁都没提别的,等到了议政殿的时候,大家吵成了一锅粥甘磊建议直接建立一个城,用来安置那些亡国了的国主和贵族们,放回去那是不可能的,放哪儿去呢?
张平建议给一块贫瘠的封地,把人往过一丢,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得了!
姚贾建议是将他们都贬为庶民,然后流放到边境去修长城。
范增最狠,他的意思是全宰了!
一了百了,月科婴儿都不放过!
李季阳总算是明白了,为什么楚霸王对刘邦设了鸿门宴,合着是这老头儿撺掇的啊——韩家祖孙三代对此保持了沉默,按照韩非的说法,他们这是避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