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调整了两天,白洛因以为自己完全可以用正常的心态面对顾海,可进了教室,他才发现这有多难。
后座是空空的,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。
明明没有一个人,可白洛因却对身后的响动特别敏感,下课谁挪了一下桌子,上课谁开了一下后门,都会让他的心瞬间揪起,回落的这个过程,很缓慢很缓慢。
这仅仅是顾海不在的时候,假如他真的回来了,白洛因想象不到自己会陷入怎样的境地。
从来没有一份感情,处理得如此不干脆,狠话放出去了,心却收不回来。
“这是顾海的作业本,他没来就放你这了。”
白洛因随便翻了翻,里面是顾海默写的语文古诗词,乍一看以为是自己写的,仔细一看才发现细微的差别。里面的每个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,透着笔者的耐心、认真和不服输的倔劲儿……如果不是白洛因清楚地知道自己写了什么,这些字完全可以以假乱真了。
有些感情,之所以难舍难分,就是在生活细微之处扎根太密太深。
不光是顾海的字体,就连白洛因的很多生活习惯,也开始向顾海靠拢。
他们会在路上的某个街口,看到熟悉的一个场景,心照不宣地笑一下;会在吃饭的时候,你把你不爱吃的夹到我碗里,我把我不爱吃的夹到你碗里;他们总是会穿错彼此的拖鞋,拿错对方的毛巾;会在早上起床的时候套上对方的一件衣服,一整天都飘着彼此身上的味道……
白洛因翻到最后,看到了三页密密麻麻的字。
一页写的全是“白”字,一页写的全是“洛”字,一页写的全是“因”字。
人在练字的时候,往往都会无意识地写出脑子里所想的字体,就好像我们听到了一首歌,这一整天都会哼这首歌一样。白洛因不敢去想顾海写这些字的时候脑子里在想着什么,会把这三页的名字写得如此浓情蜜意。
下课,单晓璇朝白洛因问。
“顾海去哪了?”
“不知道。”
“你竟然不知道他去哪了?”单晓璇夸张起来都带着一丝妩媚的味道,“你俩不会是交替听课吧?今儿你来,明儿他来,一天派一个代表,回去再把知识一整合……”
“顾海昨天来了是么?”
单晓璇点头,“对啊,你不在的这两天,他都在啊!”
白洛因眼神变了变,没说话。
第二节课下课,班长走到白洛因身边。
“这是顾海的校园安全责任书,他不在,你帮他签个字吧。”
白洛因犹豫了一下,还是给顾海签上了。
中午放学,生活委员找到白洛因。
这里有顾海的一个快件,不知道怎么寄到学校来了,你帮他收一下吧。
李烁和周似虎来到顾海的私人会所时,他正在一个人喝闷酒。